2008 年 5 月 12 日 14:28分,四川省阿坝羌族藏族自治州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强烈地震。这次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一次地震。受地震影响,学校通讯和电力供应中断,数栋建筑不同程度受损,部分教学仪器设备损毁,正常教学、科研活动被迫中止。
果断决策,迅速行动,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努力降低灾害损失
当天下午14:45分,学校党委紧急召开会议,果断决策,会议决定: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迅速成立应急领导小组和抗震救灾指挥部,宣布学校进入紧急状态,一切工作以人为本,以师生生命为重,举全校之力,全力投入抗震救灾工作;教职工停止一切公务活动,各单位迅速组织力量,将学生、教职工及家属安置到安全地带。党委号召全校师生齐心协力,共度难关,积极投身抗震救灾工作,服从组织安排和调遣。要求全体党员干部要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发扬风格,率先垂范,努力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会后,院党委发出紧急通知,并通过广播向全校师生播发党委会议精神,党委同时要求,各有关部门和职能处室要安排好值班,确保信息渠道畅通,做好学生的组织管理和疏导和教职工及家属的防震安置,做好全校师生的饮食供应、安全保卫和生活保障工作,防止出现意外伤害事件和不安全事故。
为了把抗震救灾工作的安排部署落到实处,学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确保了抗震救灾工作的有序开展,实现师生安全转移零伤亡。
一是建立了党政领导分工负责、各把一方、院系为主、职能部门配合协调、上下联动的工作机制。学校还建立了职能部门联系、协助院系制度,将党政职能部门负责人分配到各院系,协助和配合院系共同做好学生灾后心理疏导和安抚工作。
二是强化值班联络和事故报告制度。学校领导和部门领导分别带班,各院系建立了值班报告和信息员制度,确保24小时通讯畅通,发现情况及时报告。
三是加强正面宣传舆论导向,积极稳定师生情绪。学校充分发挥宣传舆论工作的作用,加强正面引导,占领宣传舆论主阵地。及时印发了党中央、国务院防震抗震政策和胡锦涛、温家宝同志的讲话指示精神,充分发挥广播、电视等媒体的作用,组织学生收听收看新闻,及时、全面、准确了解灾情信息,并组织观看电影等活动,稳定了师生情绪。学校分别向全校师生、教职工和学生家长发出了慰问信,说明学校受灾实际情况,号召全体师生员工齐心协力,攻克时艰,共同做好防震救灾工作。
四是加强后勤保障,确保师生生活供应。学校采取措施,排除一切困难,经过抢修,地震当天便恢复了电力供应和通讯。通过给予食堂和医疗补贴,保障了水电和师生饮水的供应,食堂在确保饭菜足量供应的前提下,为师生继续提供免费汤。针对师生住在室外容易生病的实际,学校加大了消毒的范围和频率,加强了疾病的预防和控制。
五是尽快摸清受灾情况。为了更准确地弄清学校受损情况,学校很快抽调有关人员,由校领导牵头,组织成立了灾损调查小组。查灾小组当天便深入到危患建筑,察看灾情。
5 月 16 日 至17日,在省政府的安排下,省建设厅组织建筑工程应急专家组又对学校29栋受损建筑进行了实地勘察,做了应急评价。经专家组调查统计,南校区11栋楼(100,148平方米)中,4栋(36,550平方米)非承重构件轻微破坏需要加固维修;北校区18栋楼(建筑面积115,059平方米)受损情况严重,其中4栋(16,853平方米)严重破坏,12栋(78,729平方米)中等破坏,2栋(19,477平方米)轻微破坏。省建设厅专家的评价结论为学校恢复正常的教学、科研和生活秩序提供了技术支持。
六是及时上报灾情,积极争取援助。一方面,根据实际受损情况,学校及时把灾情向省教育厅和汉中市委、市政府作了汇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学校的抗震救灾工作,及时调拨了300多顶救灾帐篷。 5 月 14 日 ,首批救灾帐篷运抵学校,全部用于解决部分学生露天住宿的困难。另一方面,为了确保师生生命安全,在专家组鉴定结论基础上,学校如实向省教育厅上报了灾情,并提出了除毕业班学生继续留校作毕业论文(设计)外,其他年级调整教学计划,对部分学生提前放假的建议措施,以便学校腾出精力加快恢复重建。考虑到学校4栋公寓楼和2栋教学楼严重受损,不宜使用和居住以及余震不断的客观实际,省教育厅和省政府很快批准了学校的申请。 5 月 16 日 ,非毕业班学生提前放假,学校被政府确定为抗震救灾重点建设单位,为学校安排抗震救灾专项资金1000万元
七是统筹规划,科学安排防震工作预案。地震发生后,全校2万余名师生及职工家属全部集中到操场、草坪等空旷地带,按院系和部门划块,成建制管理,并安排适当文艺、体育活动。同时作了预案,一旦下雨,立即组织师生们转移到结构、质量较为安全的低层、易于疏散的楼房内避雨。
众志成城,共克时艰,大爱无疆,彰显精神
地震当时,正值学校上课时间, 许多 老师不顾自身安全,置生死于度外,当即指挥学生迅速撤离,直到把全部学生都疏散到安全地带。个别教师为了保护学生,还负了轻伤。在此期间,无论是党员干部,还是普通群众,都表现出了良好的师德师风,涌现出了一批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
地震造成学校断水断电,地震过后,学校立即组织精兵强将,协调有关部门,紧急抢险。经过施工人员的奋力抢险修,学校的水电供应很快恢复正常,妥善解决了2万余名师生的饮食、防震住所安置、夜间照明、灾情查勘、安全保卫、房屋维修、卫生防疫等系列问题。学生的防震帐篷不够,学校立即购置几千米彩条布等搭建了临时防震棚,考虑到部分离退休老同志身边无人照顾和患病等困难,学校专门为他们搭建了防震棚;怕师生受凉感冒,学校在操场设立医疗点,免费向师生发放感冒药品,并且熬上热腾腾的姜汤供师生饮用;开水供应也由平时一天两次,改为根据需要随时提供。为确保师生卫生安全,学校一方面自购药预防,一方面积极同汉中市疾病控制中心联系,安排专人负责疾病预防,定期统一消毒,杀灭蚊蝇。患难之中,师生们再一次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
为消除师生恐惧心理,稳定师生情绪,学校组织开展了慰问演出,通过采访先进人物、印发《抗震防震安全知识》和《地震后心理关怀和自我调适策略》、在防震棚现场设立心理危机干预临时接待等多种方式和途径,加大宣传力度,化解师生惊恐情绪,帮助大家缓解震后心理困惑和不适。
学校坚持24小时值班,各职能部门不仅要处理平常事务,还要迅速处理突发的问题和临时困难,院党委把“树干部形象”“党员先进性主题实践”等活动与抗震救灾相结合,形成了坚强有力的防御系统。针对灾后房屋受损,存放仪器设备的场地容易疏忽的情况,采取重点监控,联防共管的办法,加强管理和巡逻,确保学校抗震期间未发生失窃等治安案件。
得知学校在地震中受灾严重后,西安理工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贵州财经学院、西安医学院、榆林学院等兄弟院校纷纷来电来函对学校师生进行慰问。共青团陕西省委、安康学院、渭南师范学院、陕西省教育工会等单位伸出援手、献出爱心。全国各地的校友会也先后发来慰问信,对母校遭受地震灾害表示深切的同情,向母校正在为恢复校园建设而努力的各位老师、同学表示深深的慰问,并慷慨解囊,捐款捐物。曾经在北校区工作过的北京大学原常务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我国波谱学和时间频标领域知名专家,我国第一台原子钟的主持研制者 王义遒 教授,获悉学校在汶川地震中所受的影响,焦急、关心之情溢于言表,给学校发来慰问信并捐款。截止 2008 年 6 月 18 日 ,学校收到捐赠款376,250元,“梦珑7”笔记本电脑10台。
虽然学校遭受了严重损失,但广大师生牵挂的不是小家,而是整个国家和灾区群众。 5 月 19 日 ,全校师生在“向在地震中的死难者默哀”悼念活动结束后,自发组织了 “为四川汶川灾区献爱心”的捐款活动,全校师生、离退休职工和教职工家属纷纷自动捐款,奉献爱心。
5 月 22 日 ,全校党员干部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踊跃交纳特殊党费。广大干部党员慷慨解囊,再次献爱,全校共交纳特殊党费6万多元。学校民盟、民进、九三学社等民主党派成员也纷纷捐款,表达自己的爱心。
中央和省市领导情系陕理工,陆续来学校视察灾情,慰问师生
学校的灾情,引起了中央和地方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中央和省市领导相继深入学校视察灾情,亲切看望慰问广大师生。
5月1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受胡锦涛总书记委托,代表党中央、国务院,专程赴陕西地震灾区,看望慰问受灾群众。习近平在省委书记赵乐际、省长袁纯清的陪同下,来到学校慰问广大师生,指导抗震救灾工作。望着栋栋危楼和受损楼房,面对大量不能正常上课的学生,习近平叮嘱地方干部和学校领导,一定要采取各种过渡办法让学生能正常上课,并尽快启动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为学生营造一个美好的学习环境。
5 月 17 日 ,陕西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赵乐际在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魏民洲,省武警总队总队长贾桂武及汉中市委书记田杰、市长胡润泽的陪同下,来到学校北校区,听取了学校抗震救灾的简要汇报后,深入到学生公寓、教师宿舍和教学楼察看灾情。当了解到灾害后学校有效组织、有序转移学生,无一人伤亡后,赵乐际欣慰地说,省委、省政府感谢学校领导和广大干部职工,希望学校认真总结抗震救灾工作,大力表彰涌现出的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并以此作为学校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精神财富。在学校操场临时帐篷集中区,赵乐际对师生们说,这次地震给学校带来了损失,影响了正常的工作、生活和教学秩序,他代表省委、省政府向大家表示亲切慰问。赵乐际还深入学生帐篷,关切的询问潮不潮、冷不冷,还有什么困难。他嘱咐即将毕业的大学生,要注意身体、好好学习,完成好学业,为建设国家做出贡献。
5 月 15 日 ,副省长朱静芝带领省政府办公厅、发改委、省教育厅、财政厅、建设厅等部门负责同志及建筑方面专家来到学校察看灾情。朱静芝逐处详细察看了受损的教学楼、学生宿舍和家属楼,亲切地与师生们交流,询问安置情况。在学生聚集的操场边,通过在路边设置的校园广播,朱静芝转达了省委、省政府对师生们,特别是对家在四川、甘肃重灾区的同学们的慰问。视察结束后,朱静芝一行与学校领导和相关部门负责人举行了座谈,对学校的抗震救灾工作做了指示。
5 月 14 日 ,由民政部党组成员、全国老龄办常务副主任李本公带队的赴陕西工作组在重灾区汉中市实地查看灾情。李本公与财政部相关领导一行在汉中市市长胡润泽的陪同下,到学校检查受灾情况,并慰问了广大师生。
5 月 13 日 ,教育厅副厅长张雄强带领发展规划处处长朱征南、资金处副处长杨盛涛、学校保障处副处长牛新平、教育设计院李长年院长及2名技术人员来汉察看灾情。张副厅长一行先后对南、北校区建筑物受损情况进行了现场查看,并迅速将学校受灾情况向教育厅作汇报。13日晚,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李林华带领汉中市政府副秘书长、汉台区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前来学校看望慰问师生。她要求师生听从指挥,密切配合,沉着冷静,积极应对,希望师生坚定信心,克服困难,共同战胜灾害,渡过这一困难时期。
5月12下午,市委常委、副市长刘克智代表市委市政府来学校看望慰问了广大师生。
灾后重建,恢复教学,任重道远
5 月 24 日 ,在省政府安排下,省国土资源厅组织专家组对北校区的地质条件和地质灾害情况进行了应急排查,形成的主要意见是:陕西理工学院北校区位于汉中盆地北缘,略阳——褒河深大断裂带上,该断裂带为活动断裂带,在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易发分区中属于高易发分区,工程地质环境总体较差。北校区在本次地震中遭受的破坏较严重,与其所处的地质环境有关,受地质灾害的威胁较大,不宜在受损建筑场地进行灾后重建。
根据地震专家的意见,为了切实做好灾后重建工作,在中、省、市各级领导的关怀和激励下,学校成立了“恢复重建指挥部”,指挥部下设灾后重建项目申报、校舍维修、在建项目管理等三个工作小组,集中精力抓恢复重建工作。在部分教学、办公、生活用房严重受损而且每天都有余震发生的情况下,学校不等不靠,一手抓抗震救灾恢复重建,一手抓毕业班学生和研究生正常的教学工作秩序,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汽车大赛、电子大赛和社会实践活动正常进行,并且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为保证 8 月 18 日 按期开学和9月份新生如期报到,学校加紧恢复重建和维修步伐,集中对南北校区受损的教学楼、单教楼进行维修和加固,加快南校区在建的 4 万平方米 教学楼和1. 6 万平方米 学生公寓建设的收尾工程;北校区计算机系、管理系整体搬迁至南校区,通过布局调整确保教学和学生住宿;加快在建的图书馆大楼和续建工程实验大楼、科技大楼、大学生活动中心等13万平方米项目的报批和施工。到8月中旬,学校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立项报告已由省政府批准上报国家发改委,维修加固等工程陆续结束。
几个月里,学校各级干部和教职员工在恢复重建工作中讲政治、讲大局、讲责任、讲纪律、讲奉献,夯实责任,分工负责,克服困难,特事特办,学校领导和许多职能部门的同志坚守岗位,认真负责,按时完成维修工程,没有休过一天假。一些同志冒着酷暑带病奋战在震损房子维修加固、在建工程项目和危房拆除现场,保证了按计划如期完成了第一期工作任务,同时,在各方支持下,学校搭建了 1800 平方米 的活动板房,确保顺利开学工作万无一失。
8 月 18 日 ,在雄壮的国歌声中,学校顺利实现了秋季正常开学目标,全面恢复正常教学秩序,兑现了学校向社会作出的庄严承诺,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人民网、中国广播网、中国教育在线和汉中日报等新闻媒体纷纷作了报道。
由于能积极有效开展抗震防震,克服重重困难,迅速投入到恢复重建工作中,并取得了抗震救灾工作的阶段性胜利,学校被中共陕西省委授予“全省抗震救灾先进基层党组织”,同时被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授予“陕西教育系统抗震救灾先进集体”。
随着恢复重建新项目的启动,学校的基础设施和办学条件必将得到进一步改善,校园环境建设将更加美观。
学院党委、行政在反复强调、论证的基础上,结合当前高校改革、发展的新形势和我校面临的实际情况,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认真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正着手制定学校新的发展规划。一个新的陕西理工学院更加辉煌的发展宏图已经展现在我们的面前。